乙肝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遗传rdquo的恶性肿
TUhjnbcbe - 2021/4/27 11:30:00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重疾不重李医生导读

尽管现在对于癌症是否会遗传,医生和科学家还没有定论,但你不能否认的是:有的家庭还是相继出现多位癌症患者;有的父母刚查出癌症,医生就督促其子女也做相关检查;有的则是母女死于同一种癌症。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癌症确实存有家族聚集现象。

3月11日,梅艳芳的二哥梅德明因癌症去世。梅艳芳于年12月30日因宫颈癌医治无效病逝,梅妈四名子女其中三位,包括梅姐都是因癌症离世。

年,58岁的女排名将陈招娣因直肠癌转移肝癌晚期逝世,陈招娣的父母、2个姐姐以及弟弟均患类似病症身故。

拿破仑一家,其父、祖父、3个姐妹和4个兄弟,以及拿破仑本人都死于胃癌。

乳腺癌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1.5~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发病的年龄越轻,亲属中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

让大家最为熟知的当属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茱丽。年5月14日,她对外公布,通过乳腺癌易感基因检测发现,她从母亲那遗传了突变的癌症易感基因BRCA1,患乳腺癌的几率高达87%。为预防乳腺癌,她进行了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手术,术后她患乳腺癌的概率将从87%降到5%。

那么,什么人会携带这样的基因?家族中有多名年龄较小(低于50岁)就发生乳腺癌的患者;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等是高危人群。肠癌

结直肠疾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家族遗传性肠癌总共有4类,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黑斑息肉综合征和家族性大肠癌。最多见的就是家族性肠息肉,部分症状出现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几乎%会引起癌变。

另外,说肠癌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彼此“同化”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特别是像肠癌这类与人们的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的癌症更容易“家族式”发生。

对于有家族有息肉病或结直肠癌的人群,目前已经可以进行基因检测,来判断该人群是否具有遗传倾向。而家族性的息肉病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肠癌,在控制脂肪摄入量的同时,粮食也不宜过于精细;经常坐着工作的人,要增加活动量。每日坚持多饮水,保持排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肝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听到人们谈论“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所谓“三部曲”,即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患上慢性乙型肝炎,进一步发展到肝硬化,最终罹患肝癌。那么乙肝病*携带者,或者说得了乙型肝炎就一定会发展成肝癌吗?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发生与乙肝病*的量有很大关系。另外,年龄大、男性、转氨酶水平高、有肝癌家族史也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首先,积极有效的抗病*治疗是控制三部曲进展的根本,病*的数量和机体的免疫状态是病情发展的基础。只有控制住病*的复制,才能够减少或阻断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肝癌发展。

第二,肝炎的活动与肝硬化的发生呈明显的正相关,与肝癌的发生也有明显的相关性。保护肝脏不受侵害和肝功能正常,可以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

第三,定期检查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以及肝脏的影像学检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即使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携带者在病情稳定时,也应每半年做1次肝脏B超检查,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在发现肝癌时,肿瘤处于早期状态,从而争取到早期手术治疗治愈的机会。

胃癌

和其他肿瘤相比,胃癌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倾向。近年来,胃癌家族发病率高,究其致病原因,多与生活饮食习惯相同有关,如家庭成员口味相似,喜食腌制、风干、烟熏、重盐重油的食物。

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家庭成员同吃一盘菜,互相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可能性较大。

早期胃癌患者80%没有症状,少数患者只有一些如食欲不振、早饱、腹部不适等不典型症状,极易同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相混淆。所以胃病患者千万不要进行自以为是的自我诊断,或自我买药治疗,这极有可能影响对胃癌的及时发现,尤其是当你的亲人有多人患有胃癌的话,那就要更加小心了。

胃镜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正常人来说,年龄超过50岁就应该定期做胃镜筛查病变,3—5年做一次即可,对于有家族胃癌史的人来说,40岁以上就应该定期做胃镜筛查可能的病变。

重疾不重李医生提示

癌症本身并不会遗传,人们所遗传的是对癌症的易感性。多数癌症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让家族容易出现相同的癌症。另外,家族聚集现象与遗传是相关联但不相同的两个概念。虽然家族性能够说明癌症具有遗传性,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被遗传。所谓的“遗传”,是对癌症的易感性。

重疾险3D训练营

年4月24日-26日

扫面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遗传rdquo的恶性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