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石家庄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来啦健康生活方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北京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6月18日,记者从石家庄市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获悉,年,石家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40%,健康知识素养高于健康行为素养,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高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较低,15-24岁年龄组,基本处于高中或大学阶段,这个年龄组健康素养水平仅有14.9%。

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甄继革介绍,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水平与群体的发病率、死亡率、健康公平、平均期望寿命高度相关。许多危险来源于无知,而维护健康需要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健康素养,有利于提高居民防病和自我保健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居民对自己健康状况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居民合理就医的能力以及有效利用现有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能力,总之,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发现和解决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是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策略和措施,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年,石家庄按照全国统一的健康素养调查规范要求,开展了“石家庄市首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城乡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3.8%,也就是说每个人只有不到14个人健康素养合格。为了进一步全面了解我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为制定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提供精准科学依据,年我市采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在全市21个县区开展了健康素养水平抽样调查。经采用石家庄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层加权后获得年石家庄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0.40%。

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调查采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方案》要求的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和PPS法相结合,每个监测县(市)区抽取3个街道(乡镇),每个街道(乡镇)抽取2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抽取60户。用KISH表法,每户抽取1名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全市共计调查人。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核对,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依据全国第六次普查石家庄人口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最终数据。

健康素养是一个综合指标

健康素养是一个综合指标,它可以分为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三大块内容。

1、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就是你是否知道正常的血压、体温、心率,是否知道艾滋病、结核、乙肝的传播途径等这些基本的健康知识。比如:我说人的肝脏有左右两个,你认为错误就得分,你认为正确就不得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考查一个人的“知识水平”。

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适量饮水、早晚刷牙、避免网络成瘾等内容。比如:你虽然知道抽烟有害健康,可你还是抽,就说明你这个项目没有素养。

3、健康的基本技能。健康的基本技能包括一个人能不能看懂食品、药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能否正确拨打医疗救助电话;发生创伤大量出血量时,能否正确地进行止血、包扎;对触电者能否正确的施救;正确的火场逃生方法等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的疾病谱、死亡谱也发生了深刻改变。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占到了死亡总数的80%以上,成为威胁人群生命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所消耗的费用已经占到了医疗总费用的80%以上,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慢性病又被称为“生活方式病”,这些疾病的发生主要是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比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而我市居民的食盐摄入量为15.6克,是建议量的三倍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也就是两瓷勺,而我市居民每日人均食用油摄入量是42.1克,是建议量的两倍。油、盐、糖、脂摄入的超标,对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相对而言,“健康知识”的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比较快的提升,而要改变一个人根深蒂固的不良生活习惯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比如让吸烟的人戒烟、让“口重”的人减少食盐摄入量。所以,健康素养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石家庄城乡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20.4%

近年来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明显提高,但仍处在较低水平。年,我市城乡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20.4%,即每个人中只有20个人能够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和理念,熟悉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并且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其中:居民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水平最高,为35.2%;其次是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3.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最低,为19.7%。我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较年的13.8%增加6.6个百分点,上升明显,较年全国平均健康素养水平(19.17%),高1.23个百分点,提前完成了国家年健康素养水平目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健康知识素养高于健康行为素养

从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来看,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水平最高,为35.2%,较年的21.1%,增高了14.1个百分点,提升速度最快。健康知识水平的大幅提高,说明近些年健康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最低,为19.7%,说明健康知识未能转化为健康行为,比如,很多人都知道摄入食盐过多对健康有害,也知道自己吃盐量超标,可就是不能把吃盐量降下来,很多人都知道适量运动对身体有益,也有适量运动的时间,可就是不愿意坚持运动,此特点在不同特征的居民中普遍存在。

根据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健康知识的获取相对容易,但由知识转化为信念,进而转化为健康行为却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健康行为形成的过程既受自我效能、健康信念等主观因素影响,也受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却不愿意或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提示我们,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注重健康知识的传播,而且要更加注重行为的改变,不断探索形成健康行为的方法和技术。

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5.8%)明显高于农村(15.0%),该结果与其他地区类似调查结果相一致。农村居民受经济、文化程度及卫生服务可及性的限制,造成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大力加强健康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健康教育,提高村民的健康素养,仍是当前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较低

本次调查发现,健康素养水平和年龄的关系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现象。25-34岁年龄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为30.5%;其次是35-44岁年龄组,为29.1%;45岁以上居民的健康素养相对较低,尤其是55-64岁,65-69岁年龄组人群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仅为9.5%和6.8%。

分析原因可能为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教育背景存在差异,年龄较轻的居民在受教育过程中可能接受了更多更新的健康观念和知识,从而健康素养的得分要更高。老年人是健康的脆弱群体,容易受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困扰,按时服药、规律复查、及时发现相关症状,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可现实是老年人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接受信息能力较差,加之很多观念和行为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加强针对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水平,对于提升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15-24岁年龄组,基本处于高中或大学阶段,这个年龄组健康素养水平仅有14.9%,多少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15-24岁年龄组是人体各项器官机能处于最佳的时期,他们更容易忽视自身的健康,对健康信息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