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BV感染是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消灭病*性肝炎主要手段之一。为了系统的了解育龄期慢乙肝母婴阻断和预防管理策略,我们将连续分享3期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系列知识,第一期的主题是:“育龄期慢乙肝患者及母婴阻断的管理”,向大家简要介绍指南和共识对感染HBV育龄女性的临床规范化管理。
"
HBV母婴传播概念
HBV母婴传播,指母体病*进入子代,且在其体内复制繁殖,造成慢性HBV感染。母婴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孕妇高病*水平,即HBVDNA水平>2×IU/L或HBeAg阳性;通常发生在分娩过程和产后,宫内感染非常罕见,产程中(包括剖宫产术中),胎儿或新生儿暴露于母体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病*可进入新生儿体内;新生儿出生后与母亲密切接触,也可发生传播[1]。
我国育龄期CHB患者流行率
据测算,年我国育龄期女性人数约为3.6亿[4],年我国育龄女性HBV感染率为6%-8%[3],根据上述数据,目前我国育龄女性HBV感染人数约为-万,育龄期CHB患者人口数量庞大,实现消除母婴传播工程面临严峻挑战。
妊娠前筛查和风险评估
准备妊娠的女性应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的筛查,包括HBsAg、抗-HBc和抗-HBs,一旦HBsAg阳性,应进一步检查HBVDNA、肝功能和肝脏B超,确定乙肝是否活动,并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治疗[3]。《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版建议鼓励对高危人群、孕妇筛查HBsAg、抗-HBc和抗-HBs,对均阴性者,建议接种乙型肝炎疫苗[2]。
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免疫预防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版建议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在出生12h内尽早注射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并在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乙型肝炎疫苗[2]。
免疫耐受期育龄期女性患者的管理
对于免疫耐受期育龄期HBV患者,《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版建议:妊娠中后期HBVDNA2×IU/ml,在充分沟通知情同意基础上,可于妊娠第24-28周开始应用TDF或LdT抗病*治疗;建议免疫耐受期孕妇于产后即刻或1-3个月停药。应用TDF治疗,母乳喂养不是禁忌证;停药后应至少每3个月检测肝脏生物化学和HBVDNA等指标,直至产后6个月,发生肝炎活动者应立即启动抗病*治疗[2]。
慢乙肝育龄期女性患者的管理
慢性HBV感染者准备近期妊娠,或妊娠期间有抗病*指征时,在充分沟通并知情同意后,可以使用TDF治疗[2]。
对于妊娠期间首次诊断CHB的患者,其治疗适应证同普通CHB患者,可使用TDF抗病*治疗[2]。
如果妊娠前已有肝硬化,对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禁忌妊娠;代偿期肝硬化在妊娠期先进行抗病*(首选TDF)等综合治疗,待肝功能恢复正常且稳定3个月以上,可考虑妊娠,同时妊娠期和产后继续服抗病*药物[1]。
停药时机
以阻断母婴传播为目的而服用抗病*药物的孕妇,产后即刻或1-3个月停药;以治疗乙型肝炎为目的而服用抗病*药物的孕妇,产后不建议停药[2,5]。
小结
我国母婴阻断虽然已取得巨大成绩,但实现母婴零传播仍面临严峻挑战,联合免疫是阻断母婴传播最有效的措施,但高病*载量孕妇所生新生儿仍会出现免疫失败。感染HBV女性妊娠期应该根据ALT水平和HBVDNA载量等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确定治疗的目的和管理策略;首先要区分孕妇是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携带者还是乙肝活动的患者,携带者还要根据病*载量的高低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治疗;肝硬化患者立即抗病*等综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可考虑妊娠。
附: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图[5]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乙型肝炎病*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3(05):-.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12(6)..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乙型肝炎病*的育龄女性临床管理共识,中国病*病杂志,8(3)..
王永斌,等.中国卫生统计.;34(1):34-39.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临床肝胆病杂志,33(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