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肝病主任医师赵晓威。很多乙肝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存在误区,导致病情加重、治疗延误,甚至给整个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打击。因此,需要我们尽快走出乙肝认识误区,早识别多受益!
常见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我们一起往下看!
误区一:
共同生活会传染乙肝病毒
正确认识: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在我国以母婴传播为主,占新发感染的40%~50%。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住同一间宿舍、一起吃饭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误区二:
母亲有乙肝,会遗传给宝宝
正确认识:乙肝不是遗传病,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传染病。在我国主要以母婴传播为主,多发生在围生期。新生儿通过损伤的产道/剖宫产过程中,与乙肝病毒阳性母亲的血液接触传播。那么女性乙肝患者是否可以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呢?依靠现代医学技术在分娩以及产后做好母婴阻断治疗,是完全可以的!
母婴阻断治疗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单位,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剂乙型肝炎疫苗。并于接种第3剂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时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判断母婴阻断治疗是否成功。
误区三:
爸爸有乙肝,会遗传给宝宝
正确认识:乙肝不是遗传病,不会通过父亲的遗传物质传播给宝宝。只要母亲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乙肝五项检查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携带乙肝病毒的父亲不会增加宝宝感染乙肝的风险。宝宝出生后按0、1、6个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产生乙肝免疫应答,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但在宝宝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应答前,应避免宝宝接触到含有乙肝病毒的体液如乳液、血液等,预防乙肝传染,保护宝宝健康。
误区四:
乙肝妈妈不能母乳喂养
正确认识:乙肝妈妈分娩的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接种了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后,被感染上乙肝的风险极低。同时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增强宝宝免疫力,增进母子感情交流,因此我们一直提倡乙肝妈妈母乳喂养。
需要注意的是:在乙肝妈妈母乳喂养期间可能因为过度劳累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出现乙肝肝炎活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此时应以妈妈的身体健康为重,暂停母乳喂养。如果您有乙肝的问题,可以通过下面的评论区找到我,我给您提供帮助!
误区五:
漏用或停用抗乙肝病毒药没关系
正确认识:抗乙肝病毒药物只能抑制体内乙肝病毒复制,并不能清除整合在肝细胞核基因上的cccDNA,这也是导致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长期规律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体内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反应,达到控制疾病进展的目的。反之,记得就服药,不记得就不服药或者在规律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一段时间后检查发现病毒转阴,就自行减药停药,都会给乙肝病毒卷土重来或诱发变异耐药的机会,最终导致肝功能异常,病情进展,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等情况,威胁患者生命。
误区六:
抗乙肝病毒药物可以随意更换
正确认识:目前临床用于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主要是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
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艾米替诺福韦等。长期规律抗乙肝病毒治疗可以延缓乙肝向肝硬化或肝癌发展。某些核苷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乙肝病毒耐药变异,在乙肝患者规律用药、规律复查时,专科医生可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及时发现乙肝病毒耐药情况,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换用其他种类抗病毒药物,就可以避免耐药变异带来的危害,提高抗病毒治疗疗效。
然而,部分乙肝患者为避免抗病毒药物耐药,自行随意更换抗乙肝病毒药物种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自行换用另一种药物。这种做法既不科学,而且有害。因过度担心耐药变异而频繁换药,不但不能降低耐药的发生,还容易导致临床耐药提前到来,甚至出现无药可医。
误区七:
乙肝是不治之症
正确认识:目前虽然没有根除乙肝病毒的特效药,但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缓慢乙肝患者病情进展的有效药——抗乙肝病毒药。部分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的慢乙肝患者属于优势人群(优势人群是指:HBVDNA低于检测下限,HBsAg<IU/ml且HBeAg阴性的患者),联合干扰素可使部分患者获得临床治愈。
因此慢乙肝不是不治之症,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部分慢乙肝患者甚至可以实现临床治愈——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体转阳。慢乙肝患者遵专科医生安排,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可以有效阻止乙肝肝炎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只要您有乙肝的困扰,找到我,我就能让您恢复健康。
误区八: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定期监测
正确认识: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肝功能一直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这部分患者虽然没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肝区不适等肝炎症状并且肝功能也正常,但约70%~8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出现肝脏组织学病变,部分患者甚至发生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
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至少每隔6个月~1年定期规律复查肝功能、腹部彩超、乙肝病毒定量,必要时还应行肝穿刺活检以评估患者是否应启动抗乙肝病毒治疗。
误区九:
乙肝大三阳比小三阳更危险
正确认识:乙肝五项标志物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大三阳是指乙肝五项标志物中第1、3、5项阳性,小三阳是指第1、4、5项阳性。通常认为乙肝大三阳发生血清学转换(即e-抗原转阴并产生e-抗体)后变成乙肝小三阳,因此认为大三阳比小三阳更危险。
然而,两者哪个更危险是指哪个更容易引起肝硬化或者肝癌。实际上,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发生肝硬化或者肝癌的危险性是一样的,甚至部分小三阳患者自认为病情稳定,过于盲目乐观,延误治疗,甚至比大三阳患者更易发生肝硬化或肝癌。两者都应引起患者重视,有抗病毒治疗指征时要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误区十:
保肝药物越多越好
正确认识:乙肝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通常指ALT(谷丙转氨酶)高于检测值上限),在排除其他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后,就应积极启动抗乙肝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关键。对肝组织炎症明显或ALT水平明显升高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可以酌情使用1~2种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肝细胞等作用的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制剂、多不饱和卵磷脂制剂和双环醇等。但不宜多种联合,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和因药物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因此,保肝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并不是服用的越多越好。
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您都了解了吗?建议点赞收藏,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您的每次分享、收藏、点赞都是在对中医文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