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汪丹目前,电影《不止不休》正在上映,讲述了一位报社实习记者试图通过一篇新闻报道改变约一亿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感染者命运的故事,片中谈及的乙肝群体和乙肝歧视问题再次引起热议。谈及乙肝歧视,中国工程院院士、流行病学专家庄辉认为,“乙肝歧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众对乙肝的误解和对病毒传播途径的认知偏差。母婴、血液和性接触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三大主要途径。乙肝病毒并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日常生活、工作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庄辉院士呼吁公众正视乙肝这种疾病,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它的传播途径,才能减少社会上对乙肝感染者的歧视;同时,乙肝感染者也应勇敢面对疾病,不焦虑不漠视,积极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除了歧视,低治疗率是乙肝感染者面对的另一大挑战。慢性乙肝是发生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于年6月提出“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和乙肝病毒感染者80%的治疗比例目标”。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倡导更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以进一步减少相关的肝脏炎症、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及肝病相关死亡。该指南强调,4类人群只要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无论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是高是低,都需要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包括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年龄大于30岁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2)或纤维化的患者;有乙肝病毒相关肝外表现(如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的感染者。年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进行抗病毒规范治疗5年后,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可下降50%左右。庄辉院士表示,“现有一线抗病毒治疗药物具有安全、有效、耐受性好、耐药发生率低、可及性高等特点,是我们进一步扩大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