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酷热难耐,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也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掏出了自己压箱底的解暑方法:有整天待在空调房不想动的;也有自告奋勇去挑战“雪糕刺客”的……小李也不例外,实在是被高温折磨得难受,于是选择约上好朋友,游个泳凉快一下。
但是在相约的时候,小李最好的朋友小张却拒绝了他,小张表示,自己最近看了一些视频,里面都描述了游泳池里的水怎样怎样的脏,自己都不太敢去游泳了。这也令小李非常的扫兴和无奈。
小张的顾虑,可能不少喜欢去公共泳池游泳的人都担心过:那么多人在里面“下饺子”,水质和污染问题会不会很严重?我们不妨将泳池里的水,通过显微镜放大,来一探究竟。
01把泳池里的水放大倍,看看到底有多脏?
美国的《流言终结者》节目,曾经就“泳池水肮脏”这一观点进行试验证实,工作人员借用了实验室的电子显微镜,通过从数十家游泳馆采集的水质样本放大到倍进行观察。
而结果也是让人瞠目结舌:在小小的游泳池水样本中,除了消毒使用的氯气成分外,还有死皮,头发,耳屎等人体代谢物,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在部分泳池水里,检测到了粪便和尿液成分。
由此可见,将游泳池里的水放大倍,也的确证实了“泳池水肮脏”的猜想。但研究人员也表示,虽然水中的污染物种类比较多,但如果是长期维护并消毒的泳池,污染物总量其实很少。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他们对31个游泳池进行尿液成分检测,结果无一幸免,全部被查出尿液成分。
根据研究人员的预估,在大约80万升的游泳池水中,能够检测出75公升的尿液成分。相当于把一滴尿液滴入一瓶大瓶矿泉水中,占比还是比较少的。
总而言之,泳池里的水的确脏,但这里的“脏”代表的是细菌和污染物种类多,但总量却并不多,只要是定期进行管理和清洁的泳池,并不代表就不能用。但可能有不少朋友依旧觉得“膈应”,觉得存在染病的风险。
02看起来很“脏”的泳池,会不会导致人染病?
如果是对于成年人来说,身体免疫系统完善,少量的细菌和脏污,自会被身体免疫系统抵挡,染病的概率是很低的。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免疫力相对较低,并且孩子游泳不当,容易把泳池的水少量喝进肚子,这就增加了感染患病的概率。因此不推荐孩子经常去公共泳池游泳。
美国疾控中心也曾经发布过数据:美国每年去泳池游泳的人超过4亿,但只有一千多人因为游泳池水污染感染疾病,甚至没有因为泳池消毒剂过敏患病的人多。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挑选正规且管理严格的泳池去游泳,多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从医学角度来看,仍然不推荐经常去游泳池游泳。
另外,还有些朋友担心,一些危险的疾病病菌,会不会因为病人携带而进入泳池,比如艾滋病毒和乙肝病毒。
关于这点其实可以放心:一方面,艾滋病毒和乙肝病毒,在体外环境中很难生存,即便是存在泳池里,也已经死亡了,并不会存在感染风险;
另一方面,正规的泳池多会张贴告示,禁止携带危险传染类型疾病入内,定期的消毒清理,也会让危险的病毒“无所遁形”。在我国《游泳池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中,明确对泳池水中,病毒隐患方面做出过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所以说,游泳池里的水或许的确不干净,但染病风险还是很低的,在游泳时采取相关措施,也能进一步保护身体健康。
03去泳池游泳前,注意3件事,健康更“保险”
第一件事:佩戴耳塞和泳镜
耳朵和眼睛作为敏感的器官,更容易因为脏污和细菌出现炎症以及感染的情况。
所以,去公共泳池游泳时,佩戴好耳塞和泳镜,用来保护耳朵和眼睛是很重要的。
第二件事:尽量不在高峰期去泳池
泳池定期会进行消毒和清洁,但如果已经有客人在使用,代表池水中的细菌和脏污还没有被清理,如果处于泳池高峰期,泳池水的质量也难以保障。
所以,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在高峰期去泳池游泳,人越少,泳池水的“质量”也会越好,游泳健康也有保障。
第三件事:尽量去室外泳池
相比于室内泳池,室外泳池有阳光紫外线照射,能够起到一个天然的消毒作用,因此水质会比室内泳池更好。
所以,单纯从干净的角度来看,尽量选择室外泳池更好一些。不仅如此,室外空气新鲜,对游泳这项有氧运动来说,也是比较适合的环境。
总而言之,夏天游泳虽然是不错的运动,但也要找对地方,选择正规且合法的游泳设施,保证自身的安全,做好基本的防护措施,也是给自己的健康多加一层保障。
[1]黄晓凤,梁和平,甄国新,等.游泳池水与人体健康[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5():52-53.
[2]刘红叶[1],程晓如[1].游泳池水质维护[J].中国消毒学杂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