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EG估值方法的进一步探讨
1.适用范围
PEG适用于可以采用DCF定价的资产(现金流折现),这类资产的特点是有可持续增长能力,能够看长期,ROE决定了可持续增速率的天花板。在这类头部核心资产中,比较相互之间的性价比,可以采用PEG的方式。比如说,用PEG比较茅台和五粮液的性价比,甚至可以跨行业,比如和海天做下对比,理解差异的原因。
但是对于增长持续性不确定,或者周期性的股票,不适合采用PEG定价,更多是炒业绩的逻辑,当年扣非增速更快的公司往往表现更好。而且如果扣非增速在30%以上,估值高低反而不是决定超额收益的核心因素。
2.几点说明
(1)PEG=1是大师们基于美国80-90年代高利率环境的一个经验法则,但并非恒定真理,和PE类似,都对利率很敏感,换句话说,和市场上钱多钱少密切相关。
(2)盈利越稳定、波动性越小,PEG的中枢就越高,所以某种程度也能解释海天比五粮液的PEG要略高一些,毕竟高端白酒还是有一点周期性的。
(3)同等PEG,高增长的公司被低估,低增长的公司被高估。这也就是当时我们举得一个很极端的例子,PE10增速10%VSPE40增速40%,PEG都为1,但大家都知道怎么选。所以高增长的公司理应有较高的PEG,而低增长公司的PEG相对也较低。
(4)在年初买入低PEG的个股,大概率能获得超额收益(当然盈利预测也就是对G的预测要尽可能准确)。
其实上面这些结论,仔细琢磨下也不难理解,所以对于大师们的一些结论,还是要搞清楚他们提出的背景,并在实践中多琢磨体会,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疫苗基础知识
传统的疫苗起效机制是给人体注射低致病性的病毒,或者已经死亡的病毒和细菌,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因此第一步就是分离致病病毒,然后在实验室培育病毒。其实这一步就非常困难,随着外资巨头对菌株、毒株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而国内的菌株、毒株技术基本上都掌握在国家队手里(国药中生旗下的各个研究所、比如成都所、兰州所、武汉所、昆明所等),所以很多头部疫苗公司,背后其实都有国家级生物研究所的影子。
第二步就是最消耗时间和资源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和药物不同,疫苗在上市后的使用规模可能会达到几亿人,甚至几十亿人,因此疫苗安全性的要求非常苛刻,否则将会危及到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通常在临床试验中,需要招募数千甚至数万人的样本才能获得统计学上的意义,而且还必须在疾病流行的地区才能做研究。
从时间上来看,全球很多传统疫苗从毒株的培养、大规模临床试验、再到上市,往往需要十几年其至几十年时间。比如脊髓灰质炎疫苗的问世就用了45年时间,乙肝病毒从被发现到开发出疫苗也用了17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出一款疫苗的门槛,要比推出一款新药还要高得多。
三、疫苗技术路线
疫苗在技术路线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代,分别是:
第一代: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第二代基因重组疫苗:包括重组蛋白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
第三代核酸疫苗:即mRNA疫苗。
1.减毒活疫苗
它属于最传统的疫苗制造技术路线,简单来说,就是培养一种和原来的基本一样,但毒性要弱得多的病毒,把这些活病毒直接注射到人体内,引发一次局部的、很轻微的病毒感染,借此形成免疫记忆。
我们从小接种过的疫苗里,就有很多减毒活疫苗,比如麻风腮疫苗、水痘疫苗、脊灰糖丸等。
减毒活疫苗的缺点有2个:
第一个是它的开发周期漫长,人们往往需要在实验室里长期培养和筛选,才能挑选出毒性大大降低,但仍然能激活免疫反应的活病毒。
另一个问题是安全性,由于减毒活疫苗属于真正的活病毒,进入人体后还能持续的复制和变异,万一又产生了很强的毒性,就会很麻烦。
2.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成熟技术,它是先在实验室和工里培养大堆病毒颗粒,然后用化学药品或者紫外线照射,把病毒颗粒分解破坏,然后注射到人体内。
由于进入人体的死病毒没有能力再繁殖和入侵人体细胞,只是在结构特征上像真的病毒,但同样会唤醒人体的免疫记忆。这样一来,灭活疫苗风险性很小。但同时,它们的效果也会差一些,所以往往需要打好几针才管用。
比较典型的灭活疫苗包括流感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百白破疫苗等等诸多品种,国内第一款上市的新冠疫苗就是北京科兴生物研发的灭活疫苗。
第一代的这两种技术都比较好理解,简单说,减毒疫苗是活病毒,灭活疫苗是死病毒。而后面几种的技术路线就比较专业复杂,所以我们就重点介绍下各自的特点。
3.重组蛋白疫苗
这种路线是将最有效的抗原成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体外细胞中来表达。整个生产过程没有活病毒参与,过程安全,对生产车间的生物安全等级要求低,容易大规模生产。疫苗采取2—8摄氏度冷藏,对运输和储存条件要求低。
这类疫苗的优秀代表就是乙肝疫苗,已经有30年生产与使用经验,后起之秀还有年的宫颈癌疫苗等。
4.腺病毒载体疫苗
这种路线就是用一种比较安全的、不太会引起疾病的腺病毒作为载体,把相关的DNA分子放在病毒里面,然后注射给人体,使人体细胞完成疫苗生产工序。目前最典型的成功案例就是年由默克公司开发的埃博拉病毒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缺点,可能就是绝大多数人的体内已经存在有大量的腺病毒抗体,比如常患的普通感冒,腺病毒就是其病原体之一。所以当腺病毒注射进入人体后,就很有可能直接被免疫系统给清除掉,没有进一步合成的机会。
5.mRNA疫苗
相比传统的疫苗,mRNA疫苗在设计时就完全换了另一种思路,可以理解为不再找病毒要抗原了,而是直接找病毒的基因序列,然后人工合成一段mRNA,将mRNA注射进入人体细胞后,指导细胞内的核糖体触发免疫反应。
mRNA作为生物科学技术的一种超级突破,未来前景广阔,也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首先就是研发速度快。因为省却了传统疫苗研发中的第一步:毒株的筛选和培养,只需要知道病毒的蛋白基因序列,而这些基本上都是公开的,因此可以很快就合成出mRNA。所以临床前研究的时间,从原来传统疫苗的1-3年可以直接缩短到短短的几十天内完成。
第二大优势是效果可能也更好。比如可以把同一病毒不同部位的多个致病蛋白质的遗传编码都编写进去,在细胞体内一次性合成,形成免疫力更强大的疫苗。一般流感疫苗做到70%左右的保护力就可以了,但是全球有两家mRNA疫苗的数据是90-95%。
最后一个优势体现在生产制造上,由于它的制造不需要培养病毒,所以大规模生产成本是传统疫苗的1/5到1/10;而灭活疫苗的大规模制造需要先培养大量的病毒颗粒,并且只能在高度防护的实验室和车间里进行。
四、市场空间和竞争格局
目前全球疫苗市场大约有亿美元,年增速在8%左右,与时下最为热门的生物癌药相比当然是小巫见大巫了。但疫苗行业胜在竞争格局清晰,其行业壁垒远高于制药行业,葛兰素史克、默克制药、辉瑞和赛诺菲四巨头垄断了80%的市场。
具体到我国,-年由于疫苗非法经营事件等导致行业增速放缓,长期来看到年有望超过亿元。
以下是年全球销售额排名Top10的重磅疫苗品种,总收入合计占到全球疫苗市场份额的57%。
注意:再好的逻辑,也得结合大盘涨跌趋势来选择介入跟退出的时机。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无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依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