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和河南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以下简称河南两会)分别于年1月18日和1月17日在郑州开幕。
回眸“十三五”,畅想“十四五”,大河财立方以“奋斗”为主题,通过文、图、海报、视频、Vlog等多种形式推出系列策划报道,立体报道河南两会,充分传递经济领域代表委员好声音,讲好河南财经故事。
大河财立方《极刻》第期
大河财立方《极刻》团队记者吴春波
1月18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在河南省省长尹弘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生物医药”被6次提及。
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已成为增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引擎功能、实施战略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推动产业升级和加快动能转换的重要选项。
河南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河南依生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依生药业)董事长张译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省要扩大自己在生物制药方面的优势,就需要在引进国内、国际大型知名生物制药企业和高端生物制药人才方面发力,并着力建立相应的产业集聚片区。
河南企业联合研发新冠疫苗已完成
即将进入临床阶段
目前,国产的新冠疫苗已经上市,并陆续开始接种,河南省内不少地方的疾控中心都发布了当地的新冠疫苗接种点。而与此同时,更多类型的新冠疫苗也在加紧研发中,河南企业联合研发的皮卡重组蛋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即将进入临床阶段。
张译表示,该疫苗由北京依生药业、辽宁依生药业和河南依生药业联合研发。疫情出现以来,其带领的研发团队研发设计出多个重组蛋白抗原,并在筛选优化中最终确定YS-SC2-抗原组分,该重组蛋白抗原依靠皮卡免疫调节技术,在动物实验方面被证明为有效。
“相比灭活疫苗,该产品无需培养病毒,生产工艺主要依靠成熟的重组蛋白基因工程技术,具有快速实现大规模安全生产的优势。”张译表示。
张译表示,皮卡免疫调节技术是依生药业新加坡分公司独有的世界专利技术,目前已用于包括新一代狂犬疫苗、乙肝疫苗在内的多种治疗及预防性疫苗的开发。
张译曾是开封市郊区防疫站工作人员,并在防疫站工作期间多次获奖,还因科研突破多次获得国家专利。他于年离职创业,年实现了SARS免疫球蛋白的生产。
年,依生药业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批签发规模达到.59万支,另有3个在研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多个在研产品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
打造生物医药高地
河南需补齐两大短板
目前,河南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稳居全国前5位,存在集聚化发展程度不高、研发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人才团队缺乏等问题。
为改善这一局面,河南省于年印发了《年度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提出要对标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城等目标,加强省市协同,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要加快生物医药项目建设,瞄准产业前沿和技术前沿,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制定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在内的10个新兴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一链一策”专班推进,重点突破新技术、发展新产品,强化协作配套能力,推动规模和质量提升,郑新生物医药产业带加快建设,构建生物医药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张译认为,目前河南生物医药产业总体规模很大,但一直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具有领导力的品牌,主要问题是河南缺少更多像安图生物这样在行业具有领头羊地位的核心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国内和全球的新冠疫苗研发方面,大企业在技术储备、研发能力储备方面表现出更明显的优势。
张译建议,在河南现有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上,河南省需要根据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继续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在政策、土地、资金上给予支持,积极扶持河南本地生物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国内乃至全球的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在河南设立工厂和技术创新研发中心。
“河南生物医药产业还缺人才,尤其是缺少拥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张译表示,相比其他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加明显。
张译建议,要打造河南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优势,不仅需要政府积极主动建设相关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也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相关软环境建设,把钱花在刀刃上,将资金优势变为人才优势,将人才优势变为研发优势和成本优势。
“省内相关生物医药企业应该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和研究经验的高端人才。”张译表示,政府需要在住房补贴、科研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河南就业、创业。
在张译看来,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可以为高端人才引进提供产业环境支撑,而更多的高端人才引进,也将为更多原发性的生物技术创新带来智力支持,加快河南生物制药产业发展速度并提升发展质量。
责编:刘安琪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