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期中考”已过,成绩好不好,看数据说话。今年上半年,湖南湘江新区发展稳中有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
走进湖南湘江新区,多个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建设火热,企业研发生产繁忙。面对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频发散发等诸多挑战,生物医药企业正加大创新布局,发掘新赛道,用一串串数据,一个个新产品、新项目交出了今年的“期中答卷”。
半年报“交卷”
发展稳中掘“新”
在圣湘生物高性能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建设工人紧抓时间忙于施工,项目工地建设如火如荼;另一边,在圣湘生物车间产线,试剂、仪器加紧发货,生产繁忙。年已过半,圣湘生物发展势头强劲,在重点战略产线和新增长曲线上都有不俗表现。
据圣湘生物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0亿元,同比增长32.62%,其行业领军地位进一步凸显;归母净利润11.25亿元,同比增长0.36%。
今年以来,圣湘生物数款核心产品取得欧美准入认证,为后续海外销售放量以及全球业务增长打开了大门。其中,圣湘生物先后获得了乙肝、丙肝、艾滋病以及血筛核酸检测4个产品的CEListA认证,成为了继罗氏后全球第二家集齐“四证”的企业。
在对公司重点战略产线扩大研发布局的同时,圣湘生物也在加紧开拓新的增长曲线。今年上半年,圣湘生物对FirstLightDiagnosticsInc、鹍远生物、Eurofins等多家具有核心技术的知名企业进行投资或开展战略合作,公司的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深耕“仪器+试剂+服务”一体化,向IVD(体外诊断)平台公司稳步迈进。据悉,在圣湘生物打造的产业链生态圈内,前期投资的大圣宠医增长迅猛,已成为国内宠物医疗行业头部企业。
发掘新赛道成为头部企业发展新趋势。据三诺生物年半年度报告,在聚焦以血糖监测产品为核心的慢性病快速检测业务为主航道的同时,三诺生物也在积极推动产品创新、用户直达、基于物联网的服务创新、全球质量和运营合规、加速全球协同,实现企业向糖尿病管理专家数智化转型,挖掘企业增长第二曲线。
“如何兼顾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平衡是目前公司发展的挑战。”三诺生物董事长李少波介绍,企业在保持第一曲线持续成长下,努力推进第二曲线健康发育,在研、产、销各环节进行数智化转型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抓手。
新产品“报到”
适用更多场景
8月25日,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年度湖南专利奖相继发布表彰决定,湖南湘江新区多家企业上榜,其中更是不乏生物医药企业。专利意味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今年以来,不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新产品、新项目频现。
今年8月,拥有“一种采用磁珠从样品中提取并纯化核酸的方法”发明专利并荣获年度湖南省专利一等奖的圣湘生物,在核酸检测试剂和仪器上都全面焕新升级。
在新冠核酸检测试剂方面,圣湘生物新推出的升级新品可有效助力整个核酸检测效率提升2.5倍。据悉,圣湘生物此次焕新升级的试剂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针对多种不同品牌PCR仪器的适配性进行扩增程序优化,可将荧光定量PCR反应时长从行业通常的80~分钟,缩短至最快40分钟。
▲圣湘生物上半年同比增收超三成,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通讯员供图
在仪器方面,圣湘生物新推出的全新一代iPonatic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接连获得欧盟IVDRCE认证、美国FDA认证,加速企业出海布局。这一款全新快检设备,外形酷似迷你型电脑主机箱,集核酸提取、扩增检测、数据分析于一体,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快而准,能够对呼吸道类、性病类、HPV等各类感染性病原体进行精准检测,最快8分钟就能获得检测结果,真正打破专业实验室限制,将分子诊断和基因检测实现全场景化应用。
▲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全新iPonatic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进行检测。尹婷摄
伴随着产品的迭代,核酸检测速度也由“小时级”提速至“分钟级”。以前需要在专业场所由专业人士操作的大型核酸检测设备,如今小巧便利,一般人都能操作,而以前精密复杂的一次核酸检测需要几个小时,如今几分钟就能出结果。
据悉,圣湘生物针对新冠全场景化方案、呼吸道精准检测、妇幼健康、血液安全、肿瘤早筛早诊和伴随诊断等领域,开展了超项在研项目。今年上半年,企业新获产品注册准入余项,新申请各种专利合计项,并新增获得专利46项。
新研究“告捷”
干细胞疗效明显
8月25日,曾因肝衰竭面临“生死危机”的陈先生,在接受干细胞治疗3个月后再次医院感染科接受随访,综合8个访试点结果显示,陈先生病情稳定,细胞治疗安全有效。据悉,陈先生是全球首例得到人胚胎干细胞来源肝细胞治疗的肝衰竭患者,该治疗项目的成功推进将有望打破肝衰竭治疗瓶颈。
△年5月,陈先医院感染病科接受了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制剂治疗。通讯员供图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病程短、发病急,如果缺乏有效治疗,患者或在8-26周内迅速发展到死亡。”负责该临床研医院感染科主任黄燕介绍,我国是肝病大国,每年终末期肝病新增数量超过万例,原位肝移植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肝源十分匮乏。
今年4月,医院感染科与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中心合作的“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治疗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安全性临床研究”项目宣告正式启动,这是国际首个人胚胎干细胞来源肝细胞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旨在为肝衰竭患者带来新的治愈希望。
黄燕介绍,该临床研究经国家卫健委备案,完成了临床研究注册,从年5月起招募10名患者,随访时间1年。除陈先生外,第二例患者已于7月18日开展治疗,目前无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减轻,凝血功能及肝功能显著改善,即将出院。
项目使用的肝细胞制剂,来源于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中心。该中心自主研发了“人胚胎干细胞向肝细胞多级定向诱导分化”工艺,工艺模拟人肝细胞发育过程,效率达95%以上,并具备成熟肝细胞功能,现已完成制剂工艺、细胞生物鉴定、特性分析等各项试验,可替代人体肝细胞。
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卢光琇教授介绍,用于治疗陈先生的细胞制剂,来源于人胚胎干细胞。这是一种来自受精5-6天胚胎的内细胞团,又被称为神奇的“万能细胞”,能在体外无限扩增,并被诱导分化为人类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也包括肝细胞在内,因此可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患者提供稳定、充足的细胞来源。
原标题:《湖南湘江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上半年发展势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