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乙肝,大部分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有传染性,其次就是难以治愈,大家都避之不及。那么乙肝那种情况下乙肝更容易传播呢?
1.病毒数量及伤口情况
病毒阳性的乙肝患者体内,通常血液中病毒数量最多,其次是体液。同一患者的血液、体液的传染性是不一样的,如果有意外接触,若伤口比较大、比较深,接触的是患者的血液,那么被传染上的风险性非常大,相反若是小伤口、比较浅显,接触到的是患者的体液,那么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2.感染途径
对于乙肝而言,血液中乙肝病毒的含量是最多的,所以通过血液传染的可能最大,同时还要看传染源的DNA含量。若DNA含量比较高,那么通过直接的血液接触,传染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乙肝患者体液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病毒,但是其含有的病毒量较低,传染性也相对较低。
性传播也是乙肝的传播途径之一,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生殖道有破损的情况下,因为有血液暴露因此比较危险,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还有母婴垂直传播、医疗器械传播等,大家都需要注意。
3.接触者的抗体情况
如果接触者注射了乙肝疫苗,并出现抗体:当定量检查发现表面抗体滴度在10个单位以上,都是较为安全的;如果滴度不足10个单位,建议通过注射疫苗来加强对HBVA病毒的抵抗力;如果曾经感染,现在已经痊愈,那么无需再注射乙肝疫苗了,这时候即使注射了疫苗也不会起到防御作用。
4.接触者的抵抗力
抵抗力即免疫力,无论其他因素重要与否,被感染者的抵抗力还是一个最基本的保障。
首先年龄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新生儿的抵抗力很低,同样老年人的抵抗力也有所下降,所以是易感人群。
其次对于正常的成年人,免疫系统都比较正常,对于一般的病原体入侵,都会做出有针对性和无针对性的防御措施,有时不需要人为干预。但是抵抗力比较薄弱的人,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这类人群需要通过加强营养、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乙肝重在预防,谨记以上几条,远离乙肝,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