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养生学》
列位看官,今天和您聊一件事,关乎英年早逝。
人的寿命,正常情况下,当为百岁左右。这就是中医养生学所说的“天年”。五六十岁,甚至四十岁左右而匆匆走完人生旅程,便是人生最大的失败。而遭遇失败的人,多有六件事没看开。
第一看不开:和人比,就是拼命放大自己的短处,忽略自己的长处。
当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人与人,时刻处于比较中。为了能比得过别人,我们不知疲倦地工作,用尽身体所有力气来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不断给自己加码,心甘情愿地透支自己的休息时间,将自身的健康和身体的承受能力,置之不顾。随之而来的,就是慢性病有了长期发展的温床,免疫力不能构筑抵御病邪的高墙。最后,比来比去,没比过别人,却把自己给“比”下去了。
其实,人生的成就,不是比出来的,不应该通过和别人的比较来显现。真正的成就,源于内心的自我满足,源于对自我价值观的特异性满足。一个不喜欢开车的人,和别人比谁的车好,就毫无意义。相反,这一天成功步行锻炼了30分钟,可能更会获得成功感。和别人比较,无非就是拼命放大自己的短处,然后选择选择性地忽略了自己的长处。这样做,是愚蠢的。
第二看不开:“占有”是一种假象,会令我们心神不安。
百病源于气。气从何来?很多时候,来源于心中的不平。心中不平因何而生?很多时候,源于没有“得到和占有”。
其实,所谓“得到”、“占有”,都是偏得。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事情,天生就属于我们。甚至我们的生命,也是源于巧合。我们的生,我们的死,都不带有任何附属品。“得到”本身,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馈赠。如果我们视“馈赠”为“理所应当”,最后,我们就会因为“得不到”而苦闷忧愁、焦虑烦躁。这是一块心魔,令我们心神不安。
曾有一个患者,因为突发心梗入院。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老人故去,自己和兄弟姐妹四人到房产局办理遗产事宜。由于感觉到遗产的分配于自己不公,于是触景生情,当时就突然发病。抢救后才得知,此患为了这一天,已经一周的时间没有睡好觉了。这,就是为了“得到”,而致病的例子。
第三看不开:不知道有病,不等于没病。
很多年纪轻轻就患上癌症的人,常常在确诊后经历痛苦和绝望。这个时候,他们总会说,我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
为什么?因为我们错误地认为,不知道有病,就一定意味着没病。其实,有相当多的疾病,从出现到恶化,要经历漫长的积累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很可能逐渐适应,根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人体的很多器官,任劳任怨的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比如肝脏,只要不彻底崩溃,只要还有一小部分肝细胞在正常工作,就一直工作下去。在这期间,我们感受不到症状,于是让病魔暗度陈仓。
曾有一个年仅39岁的肝癌患者。曾经乙肝带毒,肝功能基本正常。觉得自己没问题的他,为了工作应酬,经常饮酒,结果在体检中发现肝部有肿瘤。确诊后,医院在误诊,先后到北京、上海等地确诊。最后,竟然执拗地到国外确诊。用他的话说,自己平时那么好,怎么可能患癌症。这样一折腾,回到国内后,肿瘤转移了。殊不知,乙肝带毒、酒精肝对肝脏的伤害,就是缓慢进行、十分隐秘的,有时候,甚至不按照一般的疾病发展规律来进行(如乙肝带毒者直接发展成肝癌)。这就是典型的“不知道有病,不等于没病”。
第四看不开:动,是人的属性。不运动,就违背了人的自然属性。
人会动物。人,只有动,才能符合自己的生物属性,才有利于健康。不信,你试试看,若你的眼睛盯住某个位置不动,坚持不了多久,你就会感觉难受。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球,都是在不停转动,扫视我们的周遭。可见,我们人,处于动态和变化之中,是常态。血液的运行也好,脏器功能的发挥也好,都是在动态中完成的。适当的运动,是对我们自然属性的遵从。久不运动,是对人性的违背。
因此,才有那么多三四十岁就脑出血、心梗去世的人,身材肥胖,从来不运动。逆天者亡。这话用在他们身上,一点都不假。
第五看不开:美色是咸菜,没有真不行,多了真要命
英年早逝者,有不少因为未能洁身自好,而染上恶疾。这样的人,死于色。这里面,比较典型的,就是艾滋病等。即便不是因为这类传染病,纵欲无度之人,也容易在中年以后身体虚衰。
人之为人,对异性有正常的欲求,是自然之理。否则,我们不会结婚,不会生子,不会建立家庭,更不会有人伦之情。但是,美色恰如一叠咸菜。若从来不吃,生活就没有滋味。可是如果吃得太多,谁都受不了。这也是一口温柔的陷阱,看上去艳丽多姿,实际上暗藏无底深远。年纪轻轻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的人,患上各类疾病的风险很高,无异于行走于刀尖之上。明白此理,我们可以躲避很多人生的暗礁。
第六看不开:钱,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赚,太着急没用。
有一个患者,是最早开网店的那批人。创业之初,十分艰难。为了能早点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曾经连续7年不过春节,大年三十晚上理货。在他的努力之下,网店生意逐渐红火起来。可谁能想到,自己在36岁那年,竟然突发心梗。虽然经过抢救,从鬼门关里逃了出来,但是身体状态,却大不如前。
后来,他逐渐意识到,人这一辈子,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做买卖、赚钱,为什么非得把事情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呢?太拼命,不一定会赚到钱,相反还容易真的把命“拼进去”了。
年轻人的早逝,有很多和过劳有关系。这里面比较典型的,就是心源性猝死。其实,没有人愿意过劳。面对疲劳,人的本能都会让我们寻求休息。而之所以忍耐过劳,还是源于我们内心太急。急着成功,急着赚钱,却不知道,成功的周期,绝不是依靠加班加点就能收缩的。十年积累起来的成功,不可能用五年熬夜就换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