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推行公筷势在必行,这一招可能很有效
TUhjnbcbe - 2025/5/15 18:41:00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筷子的安全性也越来越担心。每年有很多因幽门螺杆菌造成的胃癌患者,也有很多因乙肝病毒造成的肝癌患者,都因在吃饭宴请中没有使用“公筷”相关。

很多媒体、医生、公益人士都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都在倡议和呼吁人们在席间使用公筷。

但是顽固的传统观念,在阻碍着公筷活动的推行,很多倡议都被当成耳旁风了,很难落实。

如何能够有效地推行公筷改革?

我下面的建议的这一招对公筷改革可立竿见影,有效地推进公筷改革。

但需要大家帮忙推荐转发,欢迎大家动一动手指一起转发出去。

推行公筷改革已刻不容缓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的高,死亡率也居于所有癌症的前列。

据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78%的胃癌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每年由于此细菌引发的胃癌死亡人数可谓触目惊心!

除了幽门螺旋杆菌,感冒病毒、乙肝病毒等也会在餐桌上传播。

世卫组织统计数据表明,唾液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很多疾病都是在互相夹菜、公私筷不分中悄悄传播蔓延的。

当然我在文中表述的,在中国每年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的胃癌死亡人数、每年死于肝硬化肝癌的病人数。大家觉得只是个数字,没什么概念。大家想想,如果我们不从现在改变,如果10年以后呢?年以后呢,年以后呢?那可能影响的就是非常可观了。

对一个家庭来说,即使是一个人患有胃癌、肝癌等重症疾病,可能都是重大的打击和伤害。

对比新冠肺炎这种烈性传染疾病,幽门螺旋杆菌、乙肝病毒造成的伤害,有如温水煮青蛙,其实也非常危险。

推行公筷的难度

随着科普和各种倡议,有些人已经意识到了公筷的重要性了。但是要推行起来,觉得难度很大。

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感觉千百年来早已习惯了一大桌人觥筹交错,不分彼此。除非是大家都有共识,如果贸然提醒别人用公筷、公勺,似乎感觉有点失礼,就好像嫌弃别人不卫生一样。所以有人提出的时候,会感觉尴尬或是冒犯。

我觉得首先要改变我们观念。

我们总以为我们历史上就一直是和现在一样的围餐制。实际上,中国历史上最早就是是使用公用筷子的“分食制”,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在《礼记礼器》中就有相关记载。从描绘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王朝的《韩熙哉夜宴图》中也可以看出,“分食制”在当时是主流。

大家看看影视剧中,早期的朝代不都是一人一小桌吗?

什么时候开始围餐呢?其实是在中国一段黑暗的历史,“五胡乱中华”后,胡人带来的习俗。是“胡人”传来了高高的桌子,所以从宋朝开始,人们围坐在桌边,一起吃饭的“合食”成了主流方式。

合食有几个优点:首先是使用的碗碟少,其次是能提高食材的使用效率。中国人喜欢热闹,通过一起吃饭大家的关系也变得亲近。

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发现合食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通过筷子传播病菌。

要保持这种热闹,却摒弃这种危害,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围餐合食时使用公筷。

所以说,我们要改变我们的观念。要明白从文化的根源上来说,围餐合食并不是我们汉人最早的生活方式,要改变并没有什么割舍不了的,更要明白使用公筷是一种文明用餐的行为。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

如果我们没有形成全社会使用拿公筷的习惯和风俗,少数几个人在席间使用公筷,会觉得尴尬。

看到一个段子:

中国网友在笑话美国人在疫情期间不愿意戴口罩,甚至集会抗议。而戴口罩是很有效的阻断新冠疫情传播的方法。中国人现在在公众场合也都很自觉的戴口罩了。

而国外网友却笑话中国人围餐吃饭时,不愿意用公筷。而用公筷是很好地阻断乙肝病毒和幽门螺杆菌等传播的方法。

不少美国人不肯戴口罩,其固执是国人不能理解,其实也归结于他们的文化和习俗。

中国人也很固执的!而用沾着口水的筷子在一个盘子夹菜的传统习惯,在西方人眼里,简直是不可思议,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感觉美国人不戴口罩,中国人不用公筷,只是作死的法子不同而已!

推行公筷的建议

要让全国十几亿人就此分餐用公筷,看起来是很难的事!

其实不难。

只要政府有决心推动此事。

为什么?就拿中国人戴口罩来说,一开始,大家都愿意戴口罩吗?肯定不是,谁愿意花钱戴着这个让人有点闷的口罩呢?

除了有很强的卫生意识的中国人以外,有很多人是不愿戴口罩的。

不戴口罩,医院、超市、公交等公众场所,这就逼得中国人戴口罩。

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前,中国人基本没有戴口罩的习惯,现在已经变成理所应当的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都规定了公民在疫情这种突发事件中,应当听从人民政府规定的采取应急处置的措施。

那我们能否把对乙肝、幽门螺旋杆菌这种传染病的防治也进行立法处理呢?

我觉得是必须的。

只要大家都有这种健康意识,并一起呼吁,我相信我们的有关部门是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推行公筷势在必行,这一招可能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