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乙型肝炎治疗新进展
TUhjnbcbe - 2021/9/10 2:34:00

随着丙型肝炎直接抗病*药物取得的巨大成功,丙型肝炎无有效治疗手段的问题已成老*历。与此同时,乙型肝炎(乙肝)新药研发领域开始风生水起,乙肝治疗的一些观念也有所更新。在“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年会”召开期间,《国际肝病》采访了首都医科医院谢尧教授,请他讲述近年来乙肝新药和管理理念的进展。

乙肝新药研发进展

使用当前的一线抗HBV药物长期抑制病*复制,能减轻肝脏组织的炎症、改善肝纤维化、延缓肝病进展,减少肝病失代偿的发生,并且能降低肝细胞癌的发生[1]。但现有药物,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后的HBsAg消失率低,肝细胞癌的风险并未完全去除,另外NA的疗程长且不确定。临床渴求有新的治疗手段来“治愈”乙肝。

在新药研发方面,当前在研的乙肝新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靶向病*生命周期,直接抑制病*;一类靶向宿主,主要是新的免疫调节剂。

直接抑制病*的新药根据药物的作用靶点,主要包括:①HBV入胞抑制剂,如Myrcludex-B,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新药;②衣壳和核衣壳抑制剂;③表面抗原抑制剂;④反义分子(结合病*mRNA,阻止其翻译为病*蛋白;⑤RNaseH抑制剂(抑制病*RNA的降解);⑥以cccDNA为靶点的药物:抑制cccDNA形成、降解cccDNA或沉默cccDNA。这些药物还都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或临床前阶段,离进入临床尚早。并且在它们正式用于临床前,其安全性、耐受性和可及性必须有所保障。目前看来,针对单个靶点的治疗可能不足以清除HBV,未来或许需要联合多种手段,一方面显著抑制病*产生,降低病*负荷,一方面减少病*抗原的表达,另一方面重建机体抗病*免疫[2]。

其中目前研究最为成熟的药物为Myrcludex-B。部分进入到II期或I/II期研究阶段的药物如下表(表中所列为美国临床研究阶段)[3]。另外要指出,临床已经广为人知的NA也属于直接抗病*药物,其靶点为DNA聚合酶,这类药物中的新成员丙酚替诺福韦(TAF)已经在欧美上市并成为一线推荐药物[2,4],国内也将很快获批。其他在研NA有CMX-、AGX-、besifovir和lagociclovir等。

靶向宿主的新型免疫调节剂主要有:①天然免疫系统增强剂,如Toll样受体激动剂;②治疗性疫苗;③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③基因编辑,CRISPR/Cas;④其他类型,如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FXR激动剂、T细胞免疫治疗等。

乙肝治疗理念进展

近年来,乙肝治疗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新药研发上,在疾病的整体管理理念上也与过去有所不同,治疗有更积极的趋势。对此,谢尧教授表示,“阻止肝脏炎症、阻止肝脏疾病进展的最有效手段,对于慢性乙肝来说,就是抗病*治疗”。在坚持这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针对处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免疫状态以及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概括而言,在现有药物无法根治HBV的当下,治疗HBV感染的目的还是治“病”,即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病变。因此一般推荐,对于肝内没有炎症活动,单纯HBV感染的患者,如HBeAg阳性、HBVDNA高复制、ALT正常的人群(所谓“免疫耐受”或HBeAg阳性慢性感染),可以不治疗,仅需密切监测。但如果这类患者有肝癌家族史、年龄比较大,从积极预防肝癌发生的角度,也可以开始抗病*治疗。因为病*大量复制会激活致癌基因,长期抑制病*复制可以降低肝癌风险。

另外,如果这类人群因其他疾病影响到免疫系统,如因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因肿瘤需要接受化疗,由于存在HBV激活的风险,即便肝内没有炎症活动,也需要抗病*治疗。

总之,病*持续存在是HBV感染者肝病进展的原罪,从这个角度上讲,清除病*是阻止疾病进展的最重要措施。另一方面,更安全的强效高耐药屏障药物的应用数据不断积累,长期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所保障。因此,当前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态度越来越积极。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参考指南建议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将来,如果乙肝新药研发取得突破,治疗HBV感染的目的或许就可以转变为根除病*本身。

乙肝标志物进展

除HBVDNA、常用的“乙肝五项”等,当前乙肝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HBVRNA、HBcrAg等新型标志物在乙肝治疗和疾病管理中的作用逐渐浮现。对于这些标志物以及原有标志物的意义,谢教授认为,HBVDNA、HBeAg以及HBsAg等都是病*抑制机体免疫应答的“手段”,因此同时具备了这三个指标的治疗应答才是近乎感染恢复、临床治愈的应答。迄今为止,证据最充分、“最结实”的标志物仍然是HBsAg,“但HBsAg并不能包揽所有问题。现有的HBVRNA或HBcrAg等指标,可以作为HBsAg的补充,帮助诊断HBV感染、评估抗病*治疗疗效和机体对病*的免疫控制”。

谢教授进一步解释到,HBsAg既可来源于cccDNA,也可来源于整合的HBVDNA片段[5],同时HBsAg含量还会受到病*变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HBsAg阴性的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等临床特殊情况,仅依靠HBsAg检测无法覆盖。此时就需要其他新型指标,如HBsAg阴性但HBVRNA仍然阳性,说明病*依然存在,机体免疫系统并没有很好地控制病*的复制。

在这些新型指标中,HBVRNA与肝内cccDNA关系密切,可能是反映cccDNA转录活性的指标。研究显示,HBVRNA定量变化与NA和干扰素治疗时的HBeAg清除相关[6]。有研究提示[7-9],血清HBVRNA可用于评估抗HBV治疗效果:①独立预测病*学应答;②预测NA治疗停药后的HBV再活动;③反映NA的治疗效果;④作为NA治疗期间病*突变的早期指标。

HBcrAg包括前核心/核心基因编码的多种抗原,其定量水平不受整合片段翻译表达的影响[10]。研究认为[11-14],血清HBcrAg水平可反映肝细胞内cccDNA的含量及转录活性;有助于定义HBV感染阶段,特别是HBeAg阴性患者;有助于预测长期HCC风险;预测NA或PegIFNα治疗的疗效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更新版).临床肝胆病杂志.;31(12):-.

2.EuropeanAssociationfortheStudyoftheLiver.EASL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onthemanagementofhepatitisBvirusinfection.JHepatol(),

1
查看完整版本: 乙型肝炎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