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作者
龚璇(医院产科)
肖小敏(医院产科主任医师)
莉莉体内的病*,从何而来莉莉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那么,她是如何被感染的呢?乙肝最主要的传染途径是血液、体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但主要之外,还有其他。现已证实,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若含有乙肝病*,也有可能造成传染。而乙肝病*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共同进餐和共用厕所等接触,都不会传染乙肝病*。排除以上,不难推测,莉莉很可能是在和老公的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中被传染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询问得知:莉莉的老公不仅是乙肝病*的携带者,还是个“大三阳”。所谓“大三阳”,是指在乙肝的血清学检查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乙肝e抗原(HBeAg)阳性。也就是说,此时莉莉老公体内乙肝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如此一来,就大大增加了莉莉被传染的可能性。怎么判断乙肝患者传染性的强弱检测“HBVDNA水平”(乙型肝炎病*DNA),即病*水平。通常认为,HBVDNA>2×IU/ml(国际单位/毫升),表明病*复制活跃,称高病*水平或高病*量。一般来说,病*水平越高,传染性越大。因此,乙肝患者不仅要检测血清学五项,还应检测体内的HBVDNA水平。高病*量患者,更应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减少乙肝病*对他人传播。体内有抗体,怎么还被感染令莉莉不解的是,自己明明已按照国家规范接种了疫苗,为何还会感染乙肝病*?难道是接种了劣质疫苗?并非如此。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但乙肝抗体对身体保护能力的高低,与抗体浓度相关。免疫应答高的人,注射疫苗后产生的血清抗体浓度就高,保护性强。一般认为,抗-HBsmIU/ml(百万国际单位/毫升)为高保护浓度。抗-HBs低于10mIU/ml,则提示体内保护性抗体不足。回看莉莉一年前检查单,抗体滴度仅为3.17mIU/ml。莉莉虽然乙肝抗体呈阳性,但滴度偏低,保护性弱。再加上,她丈夫又是具有较高传染性的“大三阳”患者,内外交困,她就被传染了。接种疫苗后,还要检测体内抗体浓度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内乙肝抗体的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接种疫苗后,不是%获得免疫保护。相关文献显示:完成3剂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后,青少年和婴幼儿可产生95%以上的血清保护率,40岁以下的健康成年人保护率可达90%以上。其次,免疫应答率会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到60岁时,接种疫苗后,仅有75%的人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免疫功能低下、吸烟、肥胖和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血液透析患者)等因素,也会降低疫苗接种效果。再次,接种疫苗所产生的乙肝抗体浓度,还会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建议乙肝病*密切接触者,在接种乙肝疫苗最后一剂1~2个月后,检测乙肝抗体浓度。此后,监测并确保体内抗体滴度在有效值范围,也是必要的。而目前,医院的常规体检项目中,乙肝两对半由于涉及个人隐私,通常不作为必要检测。但对于感染风险高的人群,体检时建议进行更详细的乙肝病*相关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体定量。若发现体内乙肝表面抗体浓度低于10mIU/mL,建议再次接种乙肝疫苗。若发现血清抗体滴度下降至接近10mIU/ml,则需更加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