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就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等)通过人工减*、灭活或利用基因重组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相应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的生物制剂。预防接种,就是将疫苗接种到人体,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并使机体免疫系统形成记忆,为人体建立了一道免疫屏障。当以后真的细菌或病*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通过回忆反应识别出来,并产生快速的免疫应答,消灭入侵的细菌或病*,从而使受种者避免因感染而致病。
接种疫苗在现代医学日益进步的今天,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疾病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办法。适时为孩子进行免疫疫苗的预防接种,即能够帮助孩子增强对某种疾病的免疫功能,甚至获得终身免疫,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保障作用,好比为孩子请了一尊“保护神”。
那么,一二类疫苗是怎么回事呢?
一类疫苗:是指*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这类疫苗被纳入计划免疫中,因而又称计划内疫苗。其种类有:1、卡介苗:出生后应尽快接种1次,12月龄内完成,其作用是预防结核病。2、乙肝疫苗: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1次,1月、6月龄分别接种第二、三次,其作用是预防乙型肝炎。3、脊灰疫苗(又称小儿麻痹糖丸、小儿麻痹糖丸活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糖丸):是一种口服疫苗制剂。出生后2、3、4月龄初免,每次至少间隔4周,即完成全程的基础免疫,于4周岁时再服一次,以强化对该疾病的抵抗力,其作用是预防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4、百白破疫苗:出生后3、4、5月龄初免,一岁半至2周岁时加强接种1次,其作用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5、麻疹疫苗:出生后8月龄初免,其作用是预防小儿麻疹;1.5周岁、7周岁分别加强一针,麻疹加强时可使用“麻腮风疫苗”,同时预防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6、麻腮风疫苗:出生后18至24月龄接种1次,可代替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推荐两剂接种,1.5周岁接种第一剂,7周岁接种第二剂,其作用是同时预防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7、乙脑疫苗:出生后8月龄、2周岁各接种一次,其作用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8、A群流脑疫苗:出生后6月龄、18月龄各接种一次,其作用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9:A+C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一次,其作用是预防A群及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0、甲肝疫苗:出生后18月龄接种一次,其作用是预防甲型病*性肝炎。
二类疫苗: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研制出成功的新的疫苗。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有的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属于地方性或局部流行;有些疾病的危害性较低,如水痘;有些疫苗价格昂贵、产量有限。这些疫苗暂未被纳入计划免疫,自愿选择是否接种,因而被称为计划外疫苗,即二类疫苗。
作为儿童免疫疫苗,一类疫苗早已为父母们接受。而一些二类疫苗,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等疫苗,父母们却知之不多,认为自愿接种等于可种可不种。像流感这些季节性、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对在集体生活的幼儿园、小学里的孩子,容易交叉感染。接种这些疫苗,能够有效地相应减少儿童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对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大有裨益。因此,应根据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个人体质、疫苗作用等加以选择性接种。
目前常用的二类疫苗种类有:1、HIB疫苗:即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出生后2~6月龄接种3剂,7~12月龄接种2剂,间隔1~2个月,第二年加强接种1剂,其作用是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败血症。2、水痘疫苗:1~12周岁儿童接种1剂,13周岁及以上人群接种2剂,其作用是预防水痘。3、肺炎疫苗:即小儿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出生后3~6月龄婴儿推荐接种4剂,7~11月龄接种3剂,12~33月龄幼儿推荐接种2剂,24月龄至5周岁儿童接种1剂,其作用是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中耳炎等肺炎球菌疾病。
4、水痘流感疫苗: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或前一年仅接种了1剂流感疫苗的6月龄至8周岁儿童,建议接种2剂,间隔≥4周;以后每年接种1剂即可。其他人群每年仅需接种1剂,推荐接种时间为9~11月份,其作用是预防流行性感冒。5、狂犬病疫苗:于犬类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当天、3、7、14、28天一共接种5剂,其作用是预防狂犬病。6、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周岁以上高危人群(如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接种1剂,其作用是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中耳炎等肺炎球菌疾病。
接种疫苗如此重要,家长们可要积极带自己的小孩按时去接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