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治疗,是很多乙肝患者采取的方法。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有三种表现:满心欢喜—因为治疗有效,病*水平降低明显,病情向好;小心谨慎—担心发生耐药问题,前功尽弃,如履薄冰;愁云惨淡—发生耐药,病*数据检测复阳,深受打击。第三种情况是不愿意看到的,不少患者拿着耐药诊断报告,坐卧不安,每一份耐药报告背后,都有迷茫的心态,那么,为什么会耐药,耐药之后怎么办,有更好的治疗方案吗?
1、核苷类药物的耐药由什么因素决定?
主要有2个因素:
(1)耐药的门槛和屏障,药物的门槛越高,屏障越大,自然就很难出现耐药的问题,反之,用药一段时间后,出现耐药问题,就是药物门槛低的表现。
(2)抑制病*的活跃程度,如果药物被人体吸收后被磷酸酶催化,活性就会大大增加,很快展开对乙肝复制病*的抑制,当病*复制的效率和频率受到极大影响的时候,出现耐药变异的问题就相对较少了。
简而言之,耐药就是药物对病*无杀伤作用,或效果变差,病*可以继续在肝脏复制,乙肝病*在复制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变异,核苷类药物大多对其中某些特点的病*有效,一旦病*复制中发生变异,药物自然效果变差或无效。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开始治疗的前几年,耐药情况较多见,一旦过了几年没有耐药,除非自己出现作死的行为,后续耐药的几率就很少出现了。
2、怎么看待核苷类药物的长期服药和耐药?
乙肝病*可怕之处在于复制能力很强,能引起肝功能恶变和肝脏病变。核苷类药物抑制和消灭乙肝复制病*的能力突出,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使病*降低到检测线之下,但核苷类药物对肝细胞里的病*母体(cccDNA)影响很小,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病*母体的可怕可憎之处是源源不断复制病*出来,病*在复制过程中发生变异,为了抑制复制病*,降低对肝脏的破坏,只有长期服用核苷类药物。长期治疗中,如果变异病*找到了核苷类药物的弱点,避开药物的攻击和抑制,患者又没有对付的招数,或者自我放纵,身体机能变差,耐药的问题就出现了。
3、要达到什么预期目的才能防止耐药?
一句话:开始服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治疗的12个月内,确保要把病*水平降低到检测线以下,越快越好,这样耐药的几率才会最大程度降低。我们用第一代拉米夫定和第四代恩替卡韦来比较,第一年内用拉米夫定单药,病*变异使其内部发生变化,高于拉米夫定的门槛,所以患者最快6个月就出现耐药问题,第一年耐药率约20%,以后每年递增约20%;如果用恩替卡韦,12个月的时候,约90%的患者病*水平会低至检测不出来,剩下的10%可继续延长治疗,继续服用直至达到预定效果。
4、是否所有的核苷类药物都会耐药?
当前一线的核苷类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TAF(替诺福韦二代),另外还有二线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替比夫定。如果复制病*发生变异,超过核苷类药物的抑制范围,药物不再有效或疗效变差,就会耐药。发生耐药变异是所有核苷类药物的共同特征,一线核苷类药物也不例外。但因为一线核苷类药物的耐药门槛比较高,比如研究发现,恩替卡韦耐药变异要达到3个点位才会发生,所以耐药率5年平均也只有1.2%,远比拉米夫定第一年就有20%低得多。更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替诺福韦和TAF也有耐药变异的位点,可能是耐药门槛更高,至今未发现,所以一直没有替诺福韦和TAF的耐药报告。
医生建议:由于乙肝复制病*有变异,核苷类药物也有耐药变异的特点,为了避免耐药的悲剧,增加治疗成本,打击治疗信心,患者不要轻易停药,短期内不要频繁换药、擅自加药或减药,更不能再出现耐药问题后,私自换药。如果这样做,很容易让多个核苷类药物都产生耐药,自己把自己的治疗之路走窄了,堵死了。发生耐药后,遵从医嘱,汲取教训,规范用药,加强监测,改正不良习惯,才是正确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