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问题是一句“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却道出了儒家文化核心思想中礼的本源。中国分餐制的存在持续了三千多年,从唐朝晚期以后,我们才沿用了合餐制。两种餐制比较,自有其各自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分餐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我们严重的重视,这也许是礼的回归,礼的传承。
一、团圆文化造成中国人喜欢聚集
从古至今,中国人最看重“团圆”,最欢喜“团圆”。比如当今中国人回家过年,已成为年底最大的主题,无论选择火车、飞机还是自驾,不一样的交通方式,一样的归心似箭心情,造就了近30亿人次的“全球最大年度人口迁徙”,人的大流量,是团圆聚集效应。
古代人回家在古代,虽然流动人口不多,但也有远在异乡的官员和商人等,他们一样需要回家过年。但那时候交通不便,回家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因回家艰难,才让团聚显得分外珍贵。春节回家的仪式感,成为中国人血脉中的团圆、孝道文化基因,历经千年不曾改变。
团圆是中华儿女家国情怀的深层心理,是生活的一种愿景。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北宋宋太宗把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是因为中国一直是一个农业社会,而八月正是农作物的收获季节,庆祝丰收、祝贺团圆,便成了人月双圆的主题,所以又叫团圆节。此情又何止中秋呢,凡中国传统节都令人向往,释放情怀,因为团圆是天伦之圆,夫妻团圆、亲人团圆、骨肉情深、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安享天伦之乐。
团圆是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这种深层心理结构是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结构形态,是民族凝聚力的深层的心理依据,也是我们今天努力圆中国梦的一种精神资源。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理深处,总觉得我们的国家需要各民族大团结,领土完整、国家统一、这才是团圆,这才是圆满。这种大团圆心态,是我们民族的性格,民族的心理特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我们心中永远牵挂的情结。
家人团圆其实,团圆也很简单,就是一场聚会,亲戚朋友围坐一桌,共同品尝美味佳肴,交流情感。不过,这是一桌珍贵的文化家宴。小家幸福团圆,大家和谐共生。
二、孝道文化造成中国人不愿意分餐
中国孝道文化根深蒂固,感天动地,影响很大。从文化内涵看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孝敬方式看,既有游必有方的孝,也有共同生活关怀的孝。还可以引申出“通吃同住同劳动”的“蹲点”工作方法,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
敬亲需要心到意达。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敬亲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常回家看看。
奉养需要物养情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同时也要让老人高兴,这是用情来奉养。
侍疾需要伺候陪护。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家孝文化,还有不分灶吃饭的意思。“灶”是聚合一个家族、家庭的象征物。中国有句俗话叫“分家不分灶,分灶即拆家”。在古代,中国人崇尚“四代同堂”、“五世其昌”的大家庭居住方式,所谓“四代同堂”就是祖、父、子、孙组成一个家庭,居住在一个院内。当子女成年成家后,他们可以分产,但仍围着一个灶吃饭,如真的与家庭成员分灶吃饭,这就不是分户,而是分家了。
其实,尽孝也不难,有机会多在老人身边陪护,一句问寒问暖,一个笑容祝愿,一次添饭敬菜都在示孝示礼。
三、古代粮食短缺造成分餐,节俭文化又促进了合餐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耀古铄今。“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是中华饮食文明的真实写照。分餐制的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时期。分餐制最初是因为粮食短缺造成的。远古时代,因共同捕猎和采集,食品要分成等分进行分配,只有这样才能维系种群的繁衍。这是分餐制的雏形。这时的分餐制形成的目的并非为了讲究卫生、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而是保证氏族成员能够得到等量的食物。
战国时期“分餐制”饮食和宴请方式已经成为习俗,延续周秦汉唐。“分餐制”华夏古则有之,并非西方文明。桌与座的变革,是“分餐制”和“合餐制”的分水岭。
分餐唐朝时期由于国力比较强盛,附属国也非常多,这就为唐朝的多民族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在多民族交流之中,饮食礼仪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条件有限,基本上都是采用“合餐制”,而这种用餐文化或者习俗也传入了唐朝。唐代以前,桌是低矮案几,座是蒲团。唐代开始有了高桌和座椅,于是“分餐制”和“合餐制”并行世间。
分餐值得一提的是,在合食制开始初期,这种新的习俗被认为是不符合礼法而受到鄙笑,是犯了禁忌。因为在之前的分餐制,即使是平常老百姓也要守礼,即人与人之间要分开坐,男女也不能杂坐。《礼记·曲礼上》就有“男女不杂坐,弗与同器而食”的记载。
在民间,虽然生产力有所提高,但人口增长率也快,百姓的日子长期是紧巴巴的状态,这样为了节俭,用餐时会根据饭量进行调配,一般是以合餐制为主,做农活出苦力的人多吃点,老人和孩子就会自觉少吃点,一家人之间合餐便于自由调配。另外,普通百姓家,分餐需要大量的桌椅与餐具,百姓为了减少桌椅餐具等不必要的开支,也就实行了合餐制。
四、卫生文化误区造成分餐难
古有“病从口入”之说。对卫生的理解,从字词含义上看,卫即卫护、维护;生即生命、生机。卫生即卫护人的生命,维护人的健康。卫生包括个人和集体的生活卫生和生产卫生,是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心理需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卫生措施,包括以除害灭病、讲卫生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养生“卫生”一词典出《庄子·庚桑楚》,有“卫生之经”的记述。晋代李颐在《庄子集解》中把“卫生”理解为“防卫其生,令合其道也”。以后诸多学者均沿引李颐之义。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卫生”的涵义历千年未有明显变化。其含义丰富,有养生意思,如古人认为菽粟之类同归于养生,药石之类同归于卫生;有生理上的保养意思,比如说“养性”、“养心”;有卫生保命意思,比如养生、防病、免害、保命、长生、延龄、“治病活人”等;有济世救民与保卫生灵意思,比如说“医道行,则活人,儒道行,则活天下”;有爱国卫生运动意思。
卫生文化有很多误区,最大的原因就是碍于情面和不懂科学。比如人们常说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果真如此吗?非也!
资料显示:当代人类所患疾病在发生原因上,大致可归为微生物、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四大门类,引起疾病的大致比例为是微生物10%、遗传10%、环境30%、生活方式50%。大量的事实告诫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
资料还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感染乙肝病*数最多的国家,在全世界3.5亿至4亿的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携带者中有1/3的人在中国。目前,我国有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携带者约1.2亿人,慢性乙肝病人约3千万人;另外,中国每年约有50多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损害和肝癌。肝癌例数占全球的54%,肝癌患者群体中有近80%是由乙肝引起。
聚餐我国也是一个胃癌高发国家,每年有近20万人死于胃癌,而胃癌的的元凶就是幽门螺杆菌。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类致癌物,认为78%的胃癌归因于其造成的的慢性感染。而聚餐中的互相夹菜,唾液传播也是这其疾病的一种传播方式。
五、分餐制从弘扬传统文化上使劲就不难
如何推行分餐制,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要用文化的理念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在饮食卫生文化上要有引导、宣传、教育和必要的管理,形成更宽泛、更科学、更和谐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自助餐要形成全民重视意识。分餐制体现了中华文明所倡导的“礼”文化,弘扬分餐传统文化,绝不是文化倒退,而是对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弘扬,是健康、节约、尚礼的需要。尤其紧迫的是可以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交叉感染,能使疾病感染率从42%降低到17%,防止传染疾病的飞沫、唾液交叉感染,尤其能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防治胃病,维护广大群众的日常饮食健康。除此之外,分餐制还可以有效控制饮食量,保证营养均衡,自觉养成珍惜粮食的民风民俗等种种益处。正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所建议的“培养孩子健康饮食习惯。提倡和践行家庭分餐,或者使用公筷公勺。”这符号中国人的心愿,是推行分餐制的方向和路径之一。
在引导上,可以市场导向推进饮食行列就餐形式的改进,比如“先展示后分菜”,让顾客分享到其色香味型美味。可合理提倡自助餐、冷餐会、酒会等“少食而多滋味的餐饮时尚形式。
分餐要培育健康意识、防护意识和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特别是养成自行分餐习惯,注意养生保健。学会尊重和敬畏自然,拒绝野生动物。学会退出或拒绝一些不必要的请客吃饭等习俗。
要培育文明饮食品牌意识。如今在一些重大场合和国宴上,推行的就是一种有合餐氛围的分餐制,既有热情好客的氛围,又有干净卫生的高档用餐准则,可谓一举两得。
分餐难,说到底与认识有关。有的人不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特别是孝文化、节俭文化、团圆文化等。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如有的人把饮食与卫生的一脉相承性割裂开来;有的人把饮食与卫生的情理性对立起来;有的人把分灶吃饭与分餐制等同起来。而这些迟来的文明,总是以极大的教训换来的。
“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必须学会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中国饮食誉满天下,新时代分餐制必将中国“吃文化”带进充满美感和情趣、文明和安全、理性和健康的生活状态。而这需要我们去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让它变得更宽泛、更科学、更合理。